断齑画粥

首页 / 断齑画粥
断齑画粥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uàn jī huà zhōu

释义

分开捣碎的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指食物精简微薄。形容生活清苦。断;画:断开;划分。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

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用法

断齑画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典故
  • 北宋时期,范仲淹小时家贫,他只好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他的至理名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造句

1.哪怕穷到只能断齑画粥,朱自清也决不食美国面粉。

2.生活清苦,只能断齑画粥,招待不周,还请贵宾多多包涵。

3.即使生活清贫到只能断齑画粥,我们也要坚守民族气节。

4.吕蒙正出身贫寒,后有范仲淹“断齑画粥”,欧阳修“以荻画地”励志勤学。

5.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古人艰苦求学的情景——断齑画粥

6.范仲淹幼时家境贫穷,只能过着断齑画粥的艰苦生活。

7.小时候听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求学故事,我深感古人清贫自守的精神令人敬佩。

8.这些励志故事传颂至今,范仲淹断齑画粥,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9.商纣暴虐无度,终陷酒池肉林;仲淹苦读诗书,只靠断齑画粥

10.他过着极度简朴的生活,每日都需断齑画粥,节省度日。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eat sparingly because of poverty

断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曾经繁华的商业街在大火后,变得破败不堪,宛如一位孤傲的断头将军
  • 释义: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 色彩:中性成语
粥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断齑画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贫苦力学。典出《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公生二歲而孤”原注引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公( 范仲淹 )少與 劉某 上 長白 僧舍脩學,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爲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虀數十莖,……入少鹽,煖而啗之。如此者三年。”
  • 释义:屑:研成碎末。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指艰苦生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形容一团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