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偷豪夺

首页 / 巧偷豪夺
巧偷豪夺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iǎo tōu háo duó

释义

诈取与强抢。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

出处

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用法

巧偷豪夺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夺取别人的东西。

典故
  • 北宋末年,书画家米芾喜欢收藏书画真迹,他用尽一切手段去得到别人的书画,先是借阅研究,然后赖着不还,最后是临摹一幅还给主人。宰相蔡京是书画家,同样爱好收藏,很多人去进贡。米芾想尽一切办法从蔡京儿子蔡攸出得到王羲之的字
巧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巧捷:机灵敏捷。万端:变化极多。机灵敏捷,变化多端。形容动作或思维机敏,变化极多。
  • 释义:见“巧立名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阶:台阶,引伸为赶上。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巧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没有必要的条件;什么也干不出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优秀的视觉素养教育资源直接影响着视觉素养教育进程的顺利进行。
夺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横抢硬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魂飞魄散”。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魂飞魄散”。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相互争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畏惧到极点。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