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若渴

首页 / 求贤若渴
求贤若渴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iú xián ruò kě

释义

贤:有才能的人。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

出处

《隋书 韦世康传》:“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用法

求贤若渴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典故
  • 战国时期,晋献公用碧玉骏马向虞国行贿借道灭掉虢国与虞国,俘虏虞国大夫百里奚,晋献公将百里奚作为奴隶陪嫁到楚国,秦穆公释放用五张羊皮换取百里奚并与他共商国事。百里奚向他推荐蹇叔,秦穆公重金迎接蹇叔,并封他为上大夫
造句

1.美国国家安全局也在这群求贤若渴的机构之列。

2.多少学生会回想起课堂上的欢声笑语和求贤若渴的思绪?

3.当美国国内高教机构纷纷停止招募并缩减开支之时,亚洲与中东的大学仍然因本土申请人匮缺而对美国博士们求贤若渴

4.管制的调整,如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不仅扩大了客户对会计服务的需求,他们对事务所的员工也愈加求贤若渴

5.现在你已经研究了你地图,无论是在您的加息的过渡地区求贤若渴

6.他说,企业对多面手求贤若渴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seek talent with eagerness

求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 色彩:中性成语
渴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有人曾经说过愤怒就像饮鸩止渴而希望敌人会死去。
  • 释义:见“饮鸩止渴”。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遥远的帮助解决不了目前迫切的需求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