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食存信

首页 / 去食存信
去食存信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ù shí cún xìn

释义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曰:‘去食。自古下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用法

去食存信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典故
  • 春秋时期,子贡问孔子有关为政之道。孔子说:“有足够的食物与军事力量,百姓讲信义就可以。”子贡问:“迫不得已要去掉其中一项怎么办?”孔子答道:“去兵”,子贡再问还要去掉其中之一怎么办?孔子道:“去食。自古下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去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泰、甚:过分。适可而止,不可过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注意的分配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 释义: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去泰去甚”。
  • 色彩:中性成语
信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轻:轻易;轻率;诺:许诺、应允;寡:少。轻易答应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言而有信是幸福,是友情,是开心的未来。
  • 释义: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说话办事要讲信誉,不能言而无信
  • 释义: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虽然发出了很多寻人啟事,但他就如泥牛入海般,至今仍是杳无音信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