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

首页 / 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rù mù sān fēn

释义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用法

入木三分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典故
  •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造句

1.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2.这幅书法作品笔力入木三分,十分精采。

3.你的书法作品看上去就有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

4.这尊钟魁像雕得入木三分,怒眼赤髯,看了令人不寒而慄!

5.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6.看他挥毫力透纸背,真可谓入木三分

7.他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8.练书法没下几年苦功,笔力那能入木三分

9.你对这本书的评论真是入木三分,见解独到。

10.鲁迅的文章骂人时往往入木三分

成语翻译
英语:

written in a forceful hand

日语:

筆力(ひつりょく)が雄勁(ゆうけい),または議論(ぎろん)が深刻(しんこく)なことを形容(けいよう)する

俄语:

глубоко <не в бровь,а в глаз>

法语:

dessin tracé d'un trait ferme

成语谜语

八十八(打一成语) | 二本(打一成语) | 进口板一再断裂(打一成语) | 大李小李和老李,进了森林各自散(打一成语)

入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 释义: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入孝出悌”。
  • 色彩:中性成语
分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犹言区分有序。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恶。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你怎么黑白不分,跟着这些流氓混呢?
  • 释义: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它立足社会实践,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建立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但并不是建立一个主客不分的混沌世界。
  • 释义:泾:渭水的支流;水清。渭:渭河;源出甘肃;流至陕西潼关入黄河;水浊。泾水渭水哪个清哪个浊都分不清。喻指是非、善恶、分辨不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