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丝弄竹

首页 / 调丝弄竹
调丝弄竹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iáo sī nòng zhú

释义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弹拨吹奏乐器

出处

元·汤式《赠人》:“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音乐

调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谓玩弄文字技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调嘴弄舌”。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挑拨是非。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调唆他人诉讼。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犹言调唇弄舌。
  • 色彩:贬义成语
竹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在打仗的时候,红军在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势如破竹
  • 释义:见“势如破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吹弹乐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卧冰: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笋。指对父母十分孝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