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山窜海

首页 / 投山窜海
投山窜海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óu shān cuàn hǎi

释义

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出处

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用法

投山窜海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投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又或者你刚刚退休,感到自己被投闲置散,无人理会;
  • 释义: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在军中仍不废学。后亦泛谓偃武修文。《後汉书·樊準传》:“及 光武皇帝 受命中興,羣雄崩擾,旌旗亂野,東西誅戰,不遑啓處,然猶投戈講蓺,息馬論道。”亦作“ 投戈講藝 ”。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序:“ 日本 自將軍主政凡五百年,世不知有王。 德川氏 興,投戈講藝。”
  • 释义: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惑: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 色彩:中性成语
海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同“飘洋过海”。
  • 释义: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农博会上,人山人海,比肩继踵,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你,只好一个人回来了。
  • 释义: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但是,你再看看那桑田沧海却没有任何地变化!
  • 释义:同“桑田沧海”。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