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治夷

首页 / 以夷治夷
以夷治夷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B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ǐ yí zhì yí

释义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出处

《明史 张祐传》:“以夷治夷,可不烦兵而下。”

用法

以夷治夷作宾语、定语;指借助外界力量。

以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度:揣度,推测。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别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用简捷了当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纷繁的事物。
  • 释义: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们高中生队和体院学生队进行篮球赛,这简直是以卵击石
  • 释义: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夷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经过军民三个多小时奋战,险情已经化险为夷了。
  • 释义:走在危险的地方就像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
  • 释义:放:放逐;四夷: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形容品德高洁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