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夏变夷

首页 / 用夏变夷
用夏变夷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òng xià biàn yí

释义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用法

用夏变夷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中华文化同化少数民。

造句

1.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

2.他提倡“孝亲敬祖”、“忠君报国”,培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主张“用夏变夷”、“和为贵”,为中华民族大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

反义词
  • 全盘西化
用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犹言专心致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以寡敌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竭:尽。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色彩:中性成语
夷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