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言路

首页 / 广开言路
广开言路

  • 色彩
    褒义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guǎng kāi yán lù

释义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用法

广开言路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典故
  • 西汉时期,贾山写《至言》向汉文帝进谏,阐述广开言路的道理,他认为如广开言路,善于养士,则国家就会强大,好比“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汉文帝读了觉得很有道理,确实可行,就听取他的意见广开言路
造句

1.学生关心国事,谁都知道是进步现象,而促进民主政治,首先必须广开言路,发扬民意。

2.如今是法制社会,广开言路,你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出来。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要广开言路,顺应民心。

4.治理国家要广开言路,深闭固距是不行的。

5.为了扭转工厂亏损的局面,领导广开言路,大家纷纷献计献策。

6.这次会议广开言路,相互交流经验,开得很成功。

7.通过战争手段比通过广开言路更能牢靠地维护政权。

8.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否则独断独行,必将丧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祸。

9.当领导的就要从谏如流,广开言路,才能把工作搞好。

10.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provide wide opportunities for airing views

日语:

広く言論(げんろん)の道を開(ひら)く

俄语:

дать простóр слóву

德语:

der Freiheit der Meinungsǎuβerung Bahn brechen

法语:

accorder toute liberté de parole

成语谜语

人人都说当先锋·蕉心格(打一成语) | 处处增设电话线 (打一成语) | 下自成蹊(打一成语) | 增设电话线(打一成语)

广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多方晓谕,委婉开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指居住条件优越。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毡同。”
  • 色彩:中性成语
路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给对方行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行走的人相互让路。谓大家都谦逊有礼。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