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皦不昧

首页 / 不皦不昧
不皦不昧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ù jiǎo bù mèi

释义

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用法

不皦不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不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 色彩:褒义成语
昧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为佛家语,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也比喻事物的精义、决窍。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如今,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在我们学校已经成了寻常事。
"不皦不昧"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