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苟合

首页 / 行不苟合
行不苟合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íng bù gǒu hé

释义

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用法

行不苟合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反义词
行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谓行动不逾越法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亦作“行步如风”、“行疾如飞”、“行走如飞”。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行为志趣相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行:做,实行。藏;退隐。用:任用。舍:不用。
  • 色彩:中性成语
合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会合: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仰:仰面朝天;合:弯身俯地。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