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逾方

首页 / 行不逾方
行不逾方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íng bù yú fāng

释义

谓行动不逾越法度。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上论》:“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用法

行不逾方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be strictly upright and correct in one behaviour

行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品行相同,才能相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行走的人相互让路。谓大家都谦逊有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方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 释义: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释义: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