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桑榆

首页 / 暮景桑榆
暮景桑榆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ù jǐng sāng yú

释义

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出处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南朝·梁·萧统《文选•刘铄〈拟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用法

暮景桑榆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暮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暮鼓晨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亲:父母,亲人;舍:居所。比喻客居他乡,思念亲人。
  • 色彩:中性成语
榆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虽然赛场失利,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 释义:比喻垂老之年。
  • 释义:《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就是这个道理。
  • 释义:杏:杏花。指按时令劝勉耕种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