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抃牛

首页 / 扛鼎抃牛
扛鼎抃牛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káng dǐng biàn niú

释义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用法

扛鼎抃牛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承担重任
  • 色彩:中性成语
牛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晋书·王献之传》:“ 桓温 嘗使﹝ 王獻之 ﹞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駮牸牛,甚妙。”后因以“筆誤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 释义: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