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丝粟

首页 / 毛发丝粟
毛发丝粟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áo fà sī sù

释义

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出处

宋 欧阳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用法

毛发丝粟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近义词
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破釜沉舟同时也毛骨悚然
  • 释义: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做事粗心,不细致。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新来的女佣是个毛手毛脚的人。
  • 释义: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毛遂自荐来完成这个行动计划。
粟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