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

首页 / 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áo suí zì jiàn

释义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用法

毛遂自荐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典故
  •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造句

1.他毛遂自荐来完成这个行动计划。

2.我打电话是向您作毛遂自荐,我姓唐。

3.如果公司里有新的项目需要有人领导,那就毛遂自荐

4.我们不提倡反衣狐裘,韬光养晦,而提倡毛遂自荐,敢为天下先。

5.我进公司是毛遂自荐的。

6.毛遂自荐有时也是有必要的。

7.王丹毛遂自荐,担当起了帮助残疾同学的重任。

8.刘江毛遂自荐,主动担任班干部。

9.但我们的机遇非常好,已经有很多优秀的人选毛遂自荐

10.竞技场上讲谦虚,无疑等于宣告自己的失败;该需要毛遂自荐时,就要当仁不让。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volunteer for a task

日语:

自己推せんすること

俄语:

вызывáться добровольно

法语:

se recommander,se présenter soi-même

成语歇后语

孙猴子作官

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破釜沉舟同时也毛骨悚然
  • 释义: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做事粗心,不细致。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新来的女佣是个毛手毛脚的人。
荐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潢:积水;潦:地面积水;荐:祭祀。指污浊的积水都可以用来祭祀鬼神。祭祀在于诚敬之心,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交:俱,共。许多人一致推荐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