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脂民膏

首页 / 民脂民膏
民脂民膏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AC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ín zhī mín gāo

释义

脂、膏:动植物体内的油质。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

出处

五代 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用法

民脂民膏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含贬义。

造句

1.这些粮食,都是民脂民膏,怎么能浪费呢?

2.在封建社会里,官吏敲诈勒索,搜刮民脂民膏,是司空见惯的事。

3.老爷们的吃穿住用,哪一样不是民脂民膏

4.这些官老爷挥霍民脂民膏,荒淫无耻。

5.这首唐诗表达了诗人对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痛恨之情。

6.旧社会,地主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7.这三个沆瀣一气的贪官,不知污了多少民脂民膏,人们一提起他们来就咬牙切齿。

8.搜括民脂民膏的赃官太可恨了!

9.就善款而言,一分一毫都属于民脂民膏,决不能胡花乱用。

10.的觉悟,如此明目张胆的收刮民脂民膏,能活到现在真是奇迹。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the hard…won possessions of the people

日语:

人民の膏血(こうけつ)

俄语:

соки из народа

德语:

mit Schweiβ und Blut erarbeiteter Reichtum des Volkes

民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殷:殷实,富足;阜:丰富。民众富足,物产丰饶。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个国家政局动荡,总是烽火连天,民不聊生
  • 释义: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知道,尽管腐败不是点燃北非和中东革命的唯一原因,但它也是让革命分子民怨沸腾的一个重要原因。
膏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喻残酷地剥削。
  • 释义:比喻倾家荡产。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