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玉曳履

首页 / 鸣玉曳履
鸣玉曳履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íng yù yè lǚ

释义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

出处

《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用法

鸣玉曳履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鸣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种言论只能为谣传者起到鸣锣开道的作用。
  • 释义: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
  • 色彩:中性成语
履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遗簪坠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 释义: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