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杵成针

首页 / 磨杵成针
磨杵成针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ó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

明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用法

磨杵成针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典故
  •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造句

1.磨杵成针这句话是说,只要工夫深,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事情都能办好。

2.想把学问做好,必须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

3.你只要有磨杵成针的精神,就不怕学习搞不好。

4.做任何事情,除了要有磨杵成针的精神,更要有合适的方法,才能取得佳绩。

5.天资是一个因素,不懈努力、肯下功夫是更重要的,这样才能磨杵成针,成就大的事业。

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磨杵成针的精神。

7.只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

8.想得到真正的学问,必有须磨杵成针的精神。

9.没有磨杵成针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10.磨杵成针靠的是坚持,而不是力气。

成语翻译
英语:

grind mortar into a needle

日语:

槌(つち)をみがいて針(はり)にする

俄语:

капля камень точит

磨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做人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磨刀不误砍柴工
  • 释义:霍霍:摹拟磨刀的东西。霍霍地磨刀。原指响亮的磨刀;准备宰杀。现多指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冷战期间,美国磨刀霍霍,对我国虎视眈眈。
  • 释义: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就是坐破寒毡,磨穿铁砚,我也要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科文凭。
  • 释义: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 色彩:中性成语
针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在水底下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当年李白铁杵磨成针,靠的无非是信念。
  • 释义: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磨针的。
  • 释义: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