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衣对泣

首页 / 牛衣对泣
牛衣对泣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niú yī duì qì

释义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处

《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用法

牛衣对泣作宾语、定语;指贫贱夫妻。

典故
  • 汉朝书生王章到京城长安读书,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因为家里很穷,只好与妻子躺在盖牛用的蓑衣里御寒。一天生病,他担心自己会死,与妻子在蓑衣里相对哭泣。后来当官,因看不惯汉成帝的舅舅王凤专权,不听妻子的劝告上书而被赐死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weep together in coarse clothes

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见“牛蹄中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听不懂。
  • 色彩:贬义成语
泣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楚囚:指被俘到晋国的楚人钟仪;后比喻处于危难窘迫境地的人;对泣:相对哭泣。现泛指处于危难窘迫之境的人相对而泣。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并未楚囚对泣,而是在共产党引领下勇抗外敌。
  • 释义: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可:值得;歌:歌颂;赞扬;泣: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值得歌颂;并令人感动的流泪。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 释义: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牛衣对泣"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