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首页 /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

释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用法

草船借箭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力量。

典故
  •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造句

1.周瑜中了诸葛亮的计,最终成就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谋。

2.诸葛亮利用草船借箭的计策,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

3.诸葛亮巧妙利用草船借箭,计谋之高超,真是令人佩服!

4.诸葛亮草船借箭,这计策太妙了,真是聪明绝顶!

5.他智慧过人,如草船借箭般巧妙,人送外号“小诸葛”。

6.他们聪明过人,精通业务,就像草船借箭,智慧过人。

7.他智谋过人,像草船借箭般巧妙,真是位了不起的老将军。

8.他智勇双全,犹如草船借箭,助我事业一臂之力。

9.他凭借草船借箭的智慧,业绩卓越,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10.他像诸葛亮草船借箭一样足智多谋,总能巧妙解决问题。

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件事情非常重要,绝对不能轻率处理,得避免草率从事
  • 释义: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你们单位的春季爱国卫生活动,没准备就草率收兵了,这样真的不行!
  • 释义: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箭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时光流逝像飞箭一样迅速。比喻时间消逝得极快。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到了春节。
  • 释义: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光阴如箭,一转眼我就小学毕业了。
  • 释义: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提起回家,他归心如箭,多留一天,他都不答应。
  • 释义: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听到母亲患病的消息,我真是归心似箭
  • 释义: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 色彩:中性成语
"草船借箭"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