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不烂之舌

首页 / 三寸不烂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六字成语
  • 形式
    6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释义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

用法

三寸不烂之舌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

典故
  • 汉高祖刘邦的得力谋士张良,精通兵法,很有谋略,能言善辩。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刘邦称帝之后,想封张良为“留侯”,张良想出家当道士说:“我凭着自己的三寸舌,报了秦国灭韩国之仇,我心满意足了”
造句

1.彼得常说他妈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

2.汤姆会用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约翰放弃他的疯狂计划。

3.在登上一架飞往意大利的飞机前,她的钱包不见了,于是她就在查尔斯·德高乐机场停止了自动取款的业务,而且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自己免了一些取消费用。

4.也许是你组织的一批童子军参加野营训练时表现出色,解决了家庭纠纷,或者凭三寸不烂之舌解决了潜在问题的时候;

5.恐怕你上了那个三寸不烂之舌的推销员的当。

6.他靠三寸不烂之舌使一个拦住他的侦探将他放行了。

7.在三寸不烂之舌上,发现芳人。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a glip tongue

日语:

口が上手(じょうず)である,能弁(のうべん)である

俄语:

хорошо подвешенный язык

法语:

qui a la langue bien pendue

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我们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
  • 释义: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股浪潮不只是对其时代正陶醉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男性世界的冲击;
  • 释义: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 色彩:中性成语
舌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对那件事缄口结舌
  • 释义: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李二嫂尖嘴薄舌的,姑娘们都害怕跟她打交道。
  • 释义: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