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舞镜

首页 / 山鸡舞镜
山鸡舞镜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ān jī wǔ jìng

释义

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出处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很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

用法

山鸡舞镜作宾语、定语;指自我欣赏。

典故
  • 三国时期,南方有人捕到一只美丽的山鸡献给曹操。曹操喜欢山鸡,命手下人逗山鸡跳舞,他们不懂山鸡的习性,怎么逗也不能让其跳舞。聪明伶俐的曹冲让人抬来一面大镜子,把山鸡放在镜子面前,山鸡面对镜子忘情地跳起舞来。曹操十分满意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look at one's image in the mirror and pity oneself

山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走在黄山之间,我为它的神奇秀丽所倾倒,歌颂巍峨的山躯;来到漓江之畔,我被它的山高水长所征服,称赞如梦的美景。
  • 释义: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想不到在这山穷水尽之地,有这么一座世外桃源。
  • 释义: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 色彩:中性成语
镜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传说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比喻借以看穿阴谋诡计的事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又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妻致贵》载,宋程鹏举被虏于张万户家为奴,娶张所虏宦家女某氏为妻。妻见程才貌不凡,非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
  • 释义: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