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枝字的基本信息
  • 拼音:zhī
  • 繁体字:枝
  • 总笔画:8
  • 部首:木(木字旁)
  • 部首笔画:4
  • 声调:阴平
  • 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是否常用:是
  • 汉字五行:木
枝字的基本解释

◎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 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 古同“支”,支持,分支。

枝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zhī 
〈名〉
(1)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2) 同本义 [branch]
枝,木别生条也。——《说文
草荄之枝。——《素问·移精变气论》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不蔓不枝。——宋· 周敦颐《爱莲说
明月别枝惊鹊。——宋· 辛弃疾《西江月
正用一枝鸣。——宋· 洪迈《容斋续笔
(3) 又如:枝任(树叶多的树枝);枝末(树枝的梢头);枝主(枝条和主干);枝杪(树木枝条的梢头);枝柯(枝条);枝干(树枝和树干)
(4) 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collateral branch]
》云:“本枝百世。”——《左传·庄公六年》
(5) 又如:枝庶(嫡长子以外的支系);枝嗣(旁支的子孙);枝萼(枝上的花萼。喻宗族旁支)
(6) 通“”。人的手足与鸟兽翼足的总称[limb]
四枝坚固。——《管子·内业》
若生四枝。——《荀子·儒效》
人之有形体四枝。——《吕氏春秋·圜道》
词性变化
zhī 
〈量〉
(1) 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spray]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2) 又如:一枝苹果花
(3) 小的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sprig]。如:一枝月桂;一枝欧芹
(4) 用于指杆状的东西,与“”通。现常用“”。如:一枝步枪;一枝笔;一枝蜡烛

枝字的起名寓意

(zhī)指枝条、枝干。

枝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zhī]
[《廣韻》章移切,平支,章。]
(1)植物主干旁生的茎条。
(2)指干茎分杈。
(3)分支的,由主体所派生出来的。参见“枝水”、“枝路”。
(4)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5)分散。
(6)冗散,多馀。参见“枝官”。
(7)支持,支撑。
(8)引申为抵御,抵抗。
(9)小木柱。
(10)犹拟。比划。
(11)量词。用于带枝、杆之物。
(12)量词。犹根,棵。用于杆状物。
(13)量词。犹支。多用于部族支派,队伍。
(14)量词。用于歌曲。
(15)通“”。四肢。
(16)通“”。干支之支,地支。
[②][qí]
[《集韻》翹移切,平支,羣。]
歧,旁出。

枝字在音韵字典的解释

[上古音]:支部照三母,tjie
[广 韵]:章移切,上平5支,zhī,止開三平支A章
[平水韵]:上平四支
[唐 音]:*ji?
[国 语]:zhī,qí
[粤 语]:kei4zi1
[闽南语]:ki1

带枝字的诗句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唐朝· 崔道融《梅花》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宋朝·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宋朝· 苏轼《蝶恋花·春景》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宋朝·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朝· 崔涂《春夕》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宋朝·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唐朝· 白居易《早冬》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宋朝·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朝· 李白《落日忆山中》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宋朝· 苏轼《贺新郎·夏景》

枝字在首位的男孩名字
与枝字同音的字
与枝字同部首的字
与枝字同笔画的字
与枝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