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鼎覆餗

首页 / 折鼎覆餗
折鼎覆餗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zhé dǐng fù sù

释义

见“折足覆餗”。

出处

《南史·张弘策传》:“拓怯而无断,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餗,忮踵可待。”

用法

折鼎覆餗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折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在杯酒之间取得胜算,现亦指与各国进行外交谈判或以高明的谈判手段制胜对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循规蹈矩。谓举止合乎法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折:亏损。亏损的生意。泛指吃亏的事
  • 色彩:中性成语
餗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易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餗,鼎内食物。后以“折足覆餗”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