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葵啖枣

首页 / 拔葵啖枣
拔葵啖枣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á kuí dàn zǎo

释义

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出处

唐 独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湮谥议》:“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

用法

拔葵啖枣作谓语、定语;指贪小便宜。

拔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过度追求速度而拔苗助长,往往只会让事情变得糟糕。
  • 释义: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 色彩:褒义成语
枣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读书要反复的读不能囫囵吞枣
  • 释义: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梁书·王泰传》。后因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
  • 色彩:贬义成语
"拔葵啖枣"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