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怨雪耻

首页 / 报怨雪耻
报怨雪耻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ào yuàn xuě chǐ

释义

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take revenge for an insult

报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 释义: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 色彩:中性成语
耻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蔑:无。不顾廉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於京東,雖號無事,亦當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緩急足以灌輸 河 北,缾竭則罍恥,脣亡則齒寒。”亦作“ 缾罍之恥 ”。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一旦禱北辰而不驗,迴西景以無期,則缾罍之恥奚償,風木之悲何及!”参见“ 瓶罄罍恥 ”。
  • 释义:罍有水而瓶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同“缾竭罍恥”。
  • 释义: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就是我的小我,我的主,他恬不知耻;但和他一同到你门前,我却感到羞愧。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