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廉蔑耻

首页 / 毁廉蔑耻
毁廉蔑耻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huǐ lián miè chǐ

释义

蔑:无。不顾廉耻

出处

明·方孝孺《官政》:“而令不信于下,知不为众之所与也,则益不自重,而为毁廉蔑耻之行。”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毁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毁:毁坏;纾:缓和;解除。指捐献家产以帮助国家减轻危难。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很多爱国志士都选择了毁家纾难
  • 释义: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三人成虎虽是无中生有,却可以使一个人的清誉毁于一旦
  • 释义: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 色彩:贬义成语
耻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忍受耻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於京東,雖號無事,亦當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緩急足以灌輸 河 北,缾竭則罍恥,脣亡則齒寒。”亦作“ 缾罍之恥 ”。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一旦禱北辰而不驗,迴西景以無期,則缾罍之恥奚償,風木之悲何及!”参见“ 瓶罄罍恥 ”。
  • 释义:罍有水而瓶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同“缾竭罍恥”。
  • 释义: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就是我的小我,我的主,他恬不知耻;但和他一同到你门前,我却感到羞愧。
"毁廉蔑耻"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