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颤心寒

首页 / 胆颤心寒
胆颤心寒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ǎn chàn xīn hán

释义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成语翻译
英语:

be terror-stricken

胆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见“胆粗气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胆战心惊”。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胆量极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 膽大心粗 ”。
寒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寒冷。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同“心惊胆战”。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取:选取,采用;蔽:遮往。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