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裘负薪

首页 / 披裘负薪
披裘负薪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pī qiú fù xīn

释义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用法

披裘负薪作定语;指志高行洁的隐士。

典故
  • 春秋时期,吴王最小的儿子延陵季子姬札经常出使各国,见识广博,名气很大。他出使齐国时在路边发现一块金子,叫路边砍柴人去拣。没想砍柴人说我五月天还披着皮袄,背柴禾,像那种拣金子的人吗?延陵季子感到遇到高人而非常惭愧
披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披:拨开;毛:毛发;索:寻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披露:显露,展示;腹心:真诚的心意。形容以真心示人。
  • 释义:比喻竭尽忠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披露肝胆”。
  • 色彩:中性成语
薪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同“救火投薪”。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粮柴少得可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释义: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 色彩:贬义成语
"披裘负薪"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