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筹不纳

首页 / 半筹不纳
半筹不纳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àn chóu bù nà

释义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用法

半筹不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一点办法都想不出。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be at the end of one's row

半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老王在推辞后,还是半推半就地收下了那笔钱。
  • 释义: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并非自幼信奉天主教,而是半路出家的信徒,虔诚依旧。
  • 释义: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对于这件事,我原本半信半疑,听完他的解释,现在深信不疑。
  • 释义: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意谓交情不深。
  • 色彩:中性成语
纳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难以接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把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给人硬加罪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