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险如夷

首页 / 视险如夷
视险如夷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ì xiǎn rú yí

释义

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

汉 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用法

视险如夷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regard danger as nothing

视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先秦时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视同秦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等看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同“视死若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色彩:中性成语
夷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经过军民三个多小时奋战,险情已经化险为夷了。
  • 释义:走在危险的地方就像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
  • 释义:放:放逐;四夷: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形容品德高洁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