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铄金

首页 / 众口铄金
众口铄金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释义

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用法

众口铄金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常与积毁销骨连用。

典故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下令改铸大钱。两年以后,他又下令搜集铜铁,铸造编钟。为此,单穆公、伶州鸠等先后进谏,周景王一概不听。公元前521年,编钟铸成。周景王得意地说,编钟的声音一定十分和谐吧。伶州鸠回答道,恐怕未必吧。王问何故。他回答说,在上的统治者制作乐器,老百姓也都高兴,才叫作和谐。现在财富匮乏,百姓疲惫,没有不怨恨的,哪里还有什么和谐呢?再说老百姓所喜欢的,没有实现不了的,其所讨厌的,没有不垮台的。谚谣说:万众一心,就象坚固的城堡,大家舆论,可以使金子熔化。三年内,您两次从民间征集金属,这样下去,恐怕是要垮台的。周景王不高兴地说,你是个老糊涂,知道什么?不过一年,周景王死去,他所铸造的编钟声调也不和谐。

造句

1.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2.一个忠实的朋友在众口铄金之下也能保持忠实。

3.妈妈给我讲了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意思。

4.她对厂长说:“你要帮我澄清事实,积非成是,众口铄金,再不辟谣,我怎么开展工作?”。

5.谣言可以惑众,也可以杀人,一个人造出的谣言,众人都去说,就会聚蚊成雷,众口铄金

6.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代影星阮玲玉终于因为“人言可畏”而香消玉陨了。

7.如果你播撒引发流言蜚语的种子,人们将对你众口铄金

8.古人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领导一定不要轻信流言,否则就可能使好人受屈。

9.把一个这样的干部说得一无是处,蒙骗了这么多人,真是众口铄金

10.本来此事与我毫无关系,但众口铄金,现在我似乎都成了主谋了。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Too many rumors can confuse right with wrong.

法语:

à force d'être répétées,les rumeurs finissent par ne plus distinguer le vrai du faux

众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些岛屿一向属中国管辖,这是众所周知的。
  • 释义:众人的口味很难调配恰当。比喻难以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调:调理;调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自然,民主辩论总是众口难调,往往热情取代了理智。
  • 释义: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望:希望;期望;归:集中)。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李老德高望重,今日被选为政协主席,可说是众望所归了。
  • 释义: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离:离开;背。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贪婪可以加速一个人的灭亡,众叛亲离,变得疯狂。
  • 释义: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 色彩:中性成语
金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
  • 释义:金:指锣。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烈火见真金,逆境出好汉。
  • 释义: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比喻英雄本色不变;也作“烈火见真金”。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