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头粗服

首页 / 乱头粗服
乱头粗服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luàn tóu cū fú

释义

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

出处

明 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用法

乱头粗服联合式;作宾语、补语、定语;形容不修仪容服饰。

典故

梁同书(1723-1815年),字元颖(yǐng影),号山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殿试,入翰林升侍讲。梁同书喜爱书法,初学颜真卿、柳公权,继学米芾,晚年书法笔锋变化多端。他能诗,尤精鉴赏,名满天下,日本人很重视他。梁同书曾议论过书法,他认为写毛笔字用中锋,毛笔要提得起来,也不是不可以兼用侧锋,总要为我自己笔尖所使用,虽然有未显示出的,但意已在其中了。如果写出像蓬头乱发、衣服粗劣那样杂乱野拙无章的字来,那就不成字了。

成语翻译
英语:

tangled hair and coarse clothes

乱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旧时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风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坏国家统一;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也作“逆子贼臣”。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小明见书桌上的书放得乱七八糟,就主动收拾起来。
  • 释义:胡说;瞎扯。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随意给别人定性
  • 色彩:贬义成语
服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返:归还;初服:未做官时的衣服。比喻辞官归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方巾:古代秀才戴的方形软帽。方形帽子,宽松的衣服。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葛巾:用葛布缝制的头巾。戴葛布头巾,穿乡野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 色彩:中性成语
"乱头粗服"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