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首页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八字成语
  • 形式
    8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释义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用法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典故
  • 战国时,整个中原大地烽火连天,狼烟四起,诸侯都想兼并其他的国家,称雄天下。这些诸侯国里实力最强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合称“战国七雄”。七雄中,秦国在西,自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为相,实行变法,国力日渐强盛,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这样一来,秦国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已经不满足仅仅占领邻国的几个城池这样的小胜利了,其目的是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其他六国分布在秦国的东面,他们看清秦国的野心之后,就以楚国为首,南北联合,西向抗秦,战略上成为“合纵”。秦孝公的儿子惠王当政以后,采纳宰相张仪的“连横”外交政策,四处游说,破坏六国的合纵政策。当时有个极力主张各国联合抗秦的政治家名叫苏秦,他得知韩王准备接受秦国的条件,投靠秦国,就立刻去见韩王,劝他说:“我一直认为韩国是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因为韩国地理条件优越,东南西北都额可以凭借天然的山川地势做屏障,易守难攻;韩国又有几十万英勇善战的精兵良将,锐利的武器,装备有天下第一的强弓劲弩;韩国还有您这样一位贤德爱民的圣主,如果与另外六国争雄,是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您为什么要向秦国低头呢?大王您要知道,韩国一旦和秦国结盟,就要屈服于秦国,以秦国贪得无厌的个性,他们一定会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还会要求您把韩国的要地宜阳、成皋划给他。大王您今年给了他这些地方,明年他还会有新的要求,韩国的土地是有限的,但秦国的贪欲却是无止境的。那时,大王就只能将自己的国家拱手让给垂涎已久的秦国的,这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吗?俗话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如果现在大王屈膝向秦称臣,那与甘居牛后又有什么区别呢?以大王的贤能,再加上韩国的精兵良将,而落得个牛后之名,就连我都替大王感到羞耻啊!”苏秦的一番话提醒了韩王,韩王激愤地拔剑而起,仰天大喊到:“韩国宁可做一个独立的小国,也绝不当秦国这个大国的附庸。哪怕是战死,也绝不屈服于秦国!”就这样,张仪策划的秦国连横政策在苏秦的努力之下宣告破产了。
成语翻译
英语:

Better be first in a village than second at Rome.

宁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宁:宁愿;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宁:宁愿;筹:计划。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指应厉行节约,注意储备,不能浪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宁愿与千人做朋友,不要与一个人为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宁:宁愿;毋:不要。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 色彩:褒义成语
后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前:原因。思思前头;想想后头。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上了年纪的人,遇事就爱思前想后,有时为了一点事情便辗转反侧,彻夜不眠。
  • 释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褪:后退。从前面退下来又碰到后面的。形容惊恐不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责:责任,利益。尽义务在众人之前,分享利益在众人之后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