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若无人

首页 / 旁若无人
旁若无人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páng ruò wú rén

释义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用法

旁若无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典故
  • 战国后期,卫国人庆卿(荆轲)到处游说六国抗秦,遭到赵国的轻视,就去燕国,结识了乐师高渐离,他们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喝酒唱歌,唱到高兴时,时而狂笑,时而相对痛哭,好像这世界上只有他俩,旁人都不存在似的。燕太子丹在田光的引见下,劝说荆轲去刺杀秦王,但他们都没有成功。
造句

1.几个南霸天的狗腿子,吆五喝六,旁若无人,人们无不侧目而视。

2.在舞台上演出,言行就要像旁若无人那样自然,这样做就不会出差错了。

3.一位下课回来的小朋友,正旁若无人地看他的书。

4.纵然取笑声不断,她仍然挺著腰桿往前走,旁若无人

5.整桌人尚未动筷子,而只有他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起来。

6.纵然取笑声不断,她仍然挺着腰杆往前走,旁若无人

7.三个大胆的匪徒竟在热闹的弥敦道上旁若无人地打劫金铺。

8.旁若无人走自己的路,不是撞到别人,就是被别人撞到。

9.小红缓步走上舞台,旁若无人地唱了起来。

10.他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全不顾周围愤怒的目光。

成语翻译
英语:

as if no one was about

日语:

傍若無人(ぼうじゃくぶじん)

俄语:

держáться высокомерно

德语:

als ob sonst niemand anwesend wǎre

成语歇后语

头顶上长眼睛

成语谜语

傍·下楼格(打一成语) | 则(打一成语)

旁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普遍通达。亦作“旁通曲鬯”。
  • 释义:从侧面启发引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 释义:到处暗中煽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 色彩:中性成语
人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论:衡量;评定。以成功或失败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