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春秋

首页 / 皮里春秋
皮里春秋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pí lǐ chūn qiū

释义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出处

《晋书 褚裒传》:“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用法

皮里春秋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 东晋时期,谢安经常在众人面前夸奖褚裒风度不凡,尚书吏部郎桓彝见他后也夸他名不虚传,有皮里春秋。口头上不说什么,心里是非分明很有主见。褚裒为官清廉,生活也很简朴,从不假公济私、仗势欺人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refrain from outspoken attack

成语谜语

东坡一别各西东(打一成语)

皮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形容身体变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人物、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就在挂就“秦镜高悬”大匾的公堂上,他被打得皮开肉绽,不招也得招了。
秋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同“遗臭万载”。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