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其门而不入

首页 /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过其门而不入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七字成语
  • 形式
    7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释义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出处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用法

三过其门而不入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

典故
  • 舜统治时中华大地经常发大水,禹上书给舜要求治水说:“先父用堰障法治水没有收到成效,我要用疏导法让水流入大海。”舜同意让禹负责治水,禹率能工巧匠开凿河道,疏导水流,治水13年多次经过家门而不能回家,终于消灭水患
成语翻译
英语:

too busy to go home, even passing by one's own house

成语谜语

铲射、扫射、挑射,均擦柱偏出(打一成语) | 罚点球一再失误(打一常言俗语) | 一错再错,犹未得法(打一成语) | 一再犯错误逐出家(打一成语)

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凭着三寸之舌,使许多人听信了他的谎言。
  • 释义: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 释义:指审问对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色彩:中性成语
入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砸开门进去。多指盗贼行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病从口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驱:快跑;长驱: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直入:不停顿地一直向前。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部队长驱直入地横扫战场,直取山头。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