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鸟的网:罗网。
◎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 散布:罗列。
◎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 用罗筛东西:罗面。
◎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 同“脶”。
◎ 姓。
详细字义
◎ 罗
羅 luó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mì),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clapnet]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a kind of gauze]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a close sifter]。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Romania]
(9) 姓
词性变化
◎ 罗
羅 luó
〈动〉
(1) 用网捕捉 [catch with net]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display;spread out]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collect;gather together]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include;cover]。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keep within bounds;surround;restrain]。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hinder;corer]。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sift]。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 罗
羅 luó
〈量〉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gross]
(luó)指网罗、包罗、罗列。
[①][luó]
[《廣韻》魯何切,平歌,來。]
“罗1”的繁体字。
(1)捕鸟的网。
(2)指捕兽的网。
(3)张网捕鸟。
(4)罗致;招请。
(5)包罗。
(6)约束,防范。
(7)陈列。
(8)分布;分散。
(9)阻止;遮拦。
(10)稀疏而轻软的丝织品。
(11)细筛的一种。
(12)用罗筛东西。
(13)英语gross省音译。量词。十二打为一罗。
(14)通“罹”。遭遇。
(15)通“罹”。忧愁。
(16)通“蘿”。女萝。
(17)用同“鑼”。打击乐器,铜制。
(18)用同“籮”。竹编的器物。
(19)古国名。熊姓,在今湖北宜城西。春秋时为楚所灭。
(20)姓。
[②][luo˙]
“罗2”的繁体字。
语气词。
[上古音]:歌部来母,lai
[平水韵]:下平五歌
[粤 语]:lo4
[闽南语]:lo5,loD5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明朝· 陈子龙《诉衷情·春游(小桃枝下试罗裳)》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唐朝·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唐朝· 白居易《春题湖上》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唐朝· 李世民《咏雨》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元朝· 白朴《天净沙·夏》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唐朝· 贝琼《已酉端午》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清朝· 孔夷《南浦·旅怀》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唐朝·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宋朝·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唐朝·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