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旗易帜

首页 / 拔旗易帜
拔旗易帜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á qí yì zhì

释义

旗:旗帜;易:换。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出处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

用法

作谓语;指取代

典故

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今河北地区)。赵王歇和主将陈馀,聚集二十万大军于井陉(xíng型)口(今河北井陉县东的井陉山上,称井陉关,又叫土门关),抵挡汉军。韩信派人探听了赵军之虚实后,就带领汉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地方暂时驻扎宿营,韩信半夜时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小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在山上观察赵军,韩信并告诫他们说:“交战时,赵军看见我军后撤,一定倾巢出动追赶我们,你们便火速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汉军红旗。”于是韩信派出两千名突袭骑兵,都等候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营垒,全部拔掉赵军旗帜,插上两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已经不能取胜,不能捉住韩信等人,想退回营垒,看到营垒上都是汉军红旗,才大为惊慌,以为汉军把赵王将领都已俘降,士兵就混乱起来,纷纷逃跑,赵军将领虽然斩杀逃兵,但无法禁止。汉军前后夹攻,大败并俘虏赵军。此典又作“拔帜”、“拔赵帜而树汉帜”。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to replace somebody

拔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拔:抽出。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指高出众人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刃:指有铎刃的兵器;弩:用机械发箭的弓。拔出刀,张开弓。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山峰、植物、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拔:动词,意思是陡然耸立。
  • 色彩:中性词
帜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所组建的湘军“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对清代兵制进行了改革;
  • 释义: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程砚秋在京剧旦角中风格独特,独树一帜,其“程腔”享誉全球。
  • 释义: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