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虑夕

首页 / 朝不虑夕
朝不虑夕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zhāo bù lǜ xī

释义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

晋 李密《陈情事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用法

朝不虑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典故
  •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说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的日子朝不保夕了,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造句

1.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在解放前的苦难岁月里,缺吃少穿,过着朝不虑夕的生活。 

2.劳苦大众在过去的苦难岁月里,过着朝不虑夕的生活。

3.这位老人病势垂危,已经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4.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也。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就是这样一个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人,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也无法做到的困苦。

7.清末,中国社会气息奄奄,中华民族族命危浅,朝不虑夕,前景不禁令人担忧。

8.做人做事要有 长远目光,不能只管眼前,朝不虑夕

9.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也说朝不虑夕

10.在兵荒马乱、朝不虑夕的年月里,一群弟子,周一良、王永兴、汪篯,还有季羡林,扶先生到“来今雨轩”藤萝深处散心赏花。

反义词
朝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形容情况危急。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 释义: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随时变节,反复无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旧社会叫人民妻离子散,朝不谋夕,新社会使人不再含悲忍泪。
  • 释义: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 色彩:中性成语
夕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极言时间之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让流云奉上真挚的情意,今夕何夕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