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书虫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三字成语
-
形式
3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蠹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同“蠧國害民”。亦作“蠧國嚼民”。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其奸惡之蠧國嚼民,與虎狼之噬人食物,何處無之。”
- 释义:亦作“蠧民梗政”。侵害人民,阻挠政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雕传》:“某人浮湛里中,無以爲生,偵民有小不平,嗾之訟,佐之請謁,己旁緣自資,且既餌臨政者,因持其短長,以蠧民梗政。”
- 释义:蠹:蛀虫;折:断;隙:缝隙。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为害太多,必定造成灾祸,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 色彩:贬义成语
虫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是主人的应声虫。
- 释义: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
- 色彩:中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