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

首页 / 三足鼎立
三足鼎立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ān zú dǐng lì

释义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用法

三足鼎立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典故
  •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造句

1.正如几周来的民调结果所示,民主党方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2.刚输的那场球使得湖人不能与新奥尔良和圣安东尼奥在西部三足鼎立

3.这是发生在苏联的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如果你看一看他们的政丄府,它有点儿是一种三足鼎立的政党体制。

4.在完成行业重组并进入全业务运营后,中国电信行业迎来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三足鼎立”的时代。

5.实证求真学派、新儒家经世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三足鼎立的三大史学流派。

6.但从汽车生产的地区来看,三足鼎立的局面已显雏形;

7.另外,希拉里也能把本来反克林顿系的左翼为其所用,形成与疯狂左派和狂躁右派的三足鼎立

8.未来全球货币体系,应当形成以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支撑架构。

9.伊壁鸠鲁学派、怀疑主义学派、斯多亚学派三足鼎立,互不相让,但共同体现了晚希腊“个体意识的觉醒”。

10.世界汽车业经过三次霸主地位的转移,形成了当今三足鼎立的局面。

反义词
  • 不打自败
成语翻译
英语: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 释义:指审问对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今天咱们三对六面,把话说清楚,免得今后出麻烦。
  • 释义: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 色彩:中性成语
立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面对墙壁对立。形容目光短浅。亦作“面墙而立”。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孤独无依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她已亭亭玉立,成了美丽的少女。
  • 释义: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