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羞忍耻

首页 / 包羞忍耻
包羞忍耻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āo xiū rěn chǐ

释义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用法

包羞忍耻作主语、谓语、宾语;指人气量大。

近义词
包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包办:一手办理;独自负责。指把所有工作一手包揽;不让别人参与。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所有任务需众人齐心协作,切勿由个人包办代替
  • 释义: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胸怀壮志之人,意在囊括天下,包举宇内,志在四海八荒。
  • 释义: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图书馆的书真是包罗万象,各种类别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 释义: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的政敌们对他发起攻击,显然包藏祸心,图谋不轨。
  • 释义:犹言包藏祸心。
  • 色彩:贬义成语
耻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蔑:无。不顾廉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於京東,雖號無事,亦當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緩急足以灌輸 河 北,缾竭則罍恥,脣亡則齒寒。”亦作“ 缾罍之恥 ”。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一旦禱北辰而不驗,迴西景以無期,則缾罍之恥奚償,風木之悲何及!”参见“ 瓶罄罍恥 ”。
  • 释义:罍有水而瓶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同“缾竭罍恥”。
  • 释义: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就是我的小我,我的主,他恬不知耻;但和他一同到你门前,我却感到羞愧。
"包羞忍耻"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