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语虚辞

首页 / 浮语虚辞
浮语虚辞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fú yǔ xū cí

释义

指大话、空话。

出处

《东观汉记•隗嚣传》:“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

用法

浮语虚辞作主语、宾语;指大话、空话

浮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浪梗:浪里的草木茎。比喻飘泊无定的浪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浮夸的语言,虚饰的言论。指大话、空话。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浮:虚浮,不真实;曲:歪曲。虚浮不实的词句,歪曲不正的言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行踪不定。
  • 色彩:中性成语
辞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一言半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义不容辞。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