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豚之息

首页 / 鸡豚之息
鸡豚之息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ī tún zhī xī

释义

比喻微小的收益。

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驷马之家不恃鸡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图牛羊之入。”

用法

鸡豚之息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鸡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见“鸡犬不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人烟稠密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鸡犬相闻,是农业社会一直的幸福理想。
  • 释义: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见了人就扯些鸡零狗碎的事,也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有没有时间听。
  • 释义: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 色彩:贬义成语
息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静:平静;息:平息。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欷歔:抽咽声。指低声叹气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谓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淮南子·原道训》:“時之反側,閒不容息。” 高诱 注:“言時反側之閒不容氣息,促之甚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將軍毋失時,時閒不容息。” 司马贞 索隐:“以言舉事不可失時,時幾之迅速,其閒不容一喘息頃也。”《旧唐书·陆贽传》:“夫兩境相接,兩軍相持,事機之來,間不容息,蓄謀而俟,猶恐失之,臨時始謀,固已疏矣。”
  • 释义: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原来红极一时的蜡烛厂现在已经负债累累,奄奄一息了。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