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酬失

首页 / 得不酬失
得不酬失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é bù chóu shī

释义

见“得不偿失”。

出处

《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用法

得不酬失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收支不平衡。

典故
  •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酬失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The game is not worth the candle.

得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释义:《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马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 色彩:贬义成语
失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批评缺点,指出失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恍然:仿佛;自失:好像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心神不定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机:时机。好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比喻机会难得。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努力学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释义:谓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