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书竹帛

首页 / 名书竹帛
名书竹帛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íng shū zhú bó

释义

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名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见“名副其实”。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亦作“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亦作“名公钜人”。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有名望的权贵。同“名公巨卿”。
帛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 释义: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认为,甚至对那些动武的人来说,对话也能轻易地使他们放下武器,化干戈为玉帛,导致全面和平。
  • 释义: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色彩:褒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