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

首页 / 独辟蹊径
独辟蹊径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dú pì xī jìng

释义

辟:开辟;蹊径:小路。独自开创一条新路。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

出处

清 叶燮《原诗 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用法

独辟蹊径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造句

1.平克斯因在硅谷独辟蹊径,成功获得了“高瞻远瞩领导者”的赞誉。

2.他们往往不看好努力工作的员工,也不赞赏那些独辟蹊径的创新者,尽管口头承诺嘉奖。

3.塔吉特针对低收入人群,采取了别具一格的策略,独辟蹊径

4.若韩国能更多地将创新精神融入经济发展,就更可能独辟蹊径,开辟新天地。

5.卡扎菲独具一格,没有循规蹈矩,而是独辟蹊径,引领利比亚走向新未来。

6.在一些文化中,模仿标准模型备受推崇,而独辟蹊径却不被鼓励。

7.弗兰克·索的发明独辟蹊径,以塑料薄膜替代玻璃,省去真空管,节能二极管创新实用。

8.他独具匠心,独辟蹊径,成功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方法。

9.洛特曼独辟蹊径,他将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结合研究,尤以对普希金的研究见长。

10.他说,中国将参与全球体系运作,而非独辟蹊径追求自身利益。

成语翻译
英语:

open a new road for oneself

日语:

独力(どくりょく)で道(みち)を切(き)り開(ひら)く

独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部作品的斗争刻画极具深度,展现出许多独到之处,值得推荐。
  • 释义: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不仅仅是树木,人也一样,在生活中充满未知,能经受住考验的人,会磨砺出独立自主的心。
  • 释义: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媒体试驾总是自由随性,他们独往独来,风格独特。
  • 释义: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一棵树无法形成茂密的森林,独木不成林,团结力量大。
径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另辟新路;独创一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真是一个行不由径的老实人。
  • 释义: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行径:行为。比喻旧时的行为
  • 色彩:中性成语
up